David Singleton,這位在科技界留下深刻足跡的頂尖技術領袖,其職涯軌跡本身就是一本關於持續成長與系統設計的教科書。他曾在 Google 擔任副總裁(VP)超過 12 年,見證並參與了 mobile tech 的早期爆發與 Google 的規模化增長;隨後在 Stripe 擔任技術長(CTO)七年,建立了業界推崇的卓越工程文化。
這份訪談整理,為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一位頂尖領導者在職涯發展、領導哲學與組織文化塑造上的關鍵洞見。
David Singleton 的成功並非來自於安逸,而是源於對學習的持續飢渴。他將職涯視為一場不斷跳出舒適圈的冒險。
在 Google 期間,他曾擔任過六個不同的職位,且是特意選擇那些讓他感到「不適」(outside of his comfort zone)的領域。他從 mobile 部門調到廣告部門,正是因為他對「Google 如何賺錢」這件事一無所知。這種對未知的主動迎擊,迫使他以極快的速度學習與成長。
他離開 Google 和 Stripe 的原因高度一致:當他意識到自己進入了舒適期,沒有學到太多新東西時,就是尋求下一步行動的警鐘。他認為,當你感到非常快樂,但所做的事情與去年完全相同時,這個訊號不能被忽略。
回顧職涯,他最大的遺憾是年輕時在會議中沒有及時發聲。他後來深刻體認到,實際執行工作的底層工程師往往掌握著最詳細、最可靠的背景資訊。因此,他強調,當你確信自己的判斷時,要勇敢地發聲,並假設高階主管可能是錯的,因為他們距離實際執行往往更遠。
作為一位資深領導者,David 的哲學經歷了一次關鍵的轉變:從專注於個人的快樂,轉向系統性的卓越。
他曾獲得 Google 的「最佳經理獎」,但事後他反思,最初的錯誤是過度專注於讓團隊快樂。他後來意識到,如果團隊過於快樂,這可能是一個「危險信號」,因為真正的成長與成就感來自於挑戰。他希望創造的是「第二類樂趣」——雖然當下艱難辛苦,但事後回想起來,卻是職涯中最美好、最有價值的時光。
晉升到管理多個主管的層級時,領導的重點必須從個人的日常管理,徹底轉向系統和流程的設計。這包括優化招聘流程、產品審查機制等。他將整個組織視為一個作業系統來運作和調優。
他認為,清晰簡潔的書面文件是規模化溝通的巨大槓桿。更重要的是,文化不能只靠宣導,它源於「你接受的行為」。領導者必須成為文化的典範,並且在看到任何不符合文化規範的行為時,以積極、建設性的方式指出來。
在 Stripe 的七年,David 建立了極致的工程文化,尤其在可靠性、速度與人才吸引上達到了新的高度。
Stripe 的一個核心原則是「精益求精」。他們對產品品質有著極高的要求,即使是 API 錯誤訊息這類看似不重要的細節,也力求提供最有幫助的診斷資訊。這種對細節卓越的極致追求,成為了 Stripe 的工程文化標誌。
David 駁斥了「追求可靠性必然導致開發速度變慢」的觀點。Stripe 透過大量投資於自動化測試和 CI/CD 的,能夠在開發早期就捕獲故障。這種在品質上的前期投資,最終反而極大地加速了迭代速度。
Stripe 吸引頂尖工程師的首要原因,是他們構建了一個卓越的產品和業界最佳的文檔。在面試流程上,他們不依賴傳統的 LeetCode 刷題模式,而是最大限度地模擬真實的工作場景,讓應徵者使用所有常用工具,並與面試官進行 pair programming,從而評估其真正的實戰能力。
David 於 2024 年離開 Stripe,創立了 AI 新創公司 /dev/agents,旨在為消費者構建下一代作業系統,使 AI 代理(Agentic Apps)能夠真正為使用者服務。
他相信當前的 AI 爆發與早期的行動技術時代相似,同樣需要解決隱私、安全以及如何為使用者創造實用價值的核心問題。
他強調,不應假設早期的應用者(如 OpenAI)會是最終贏家,就像當年的 Nokia 一樣,這正是他與團隊的機會所在。AI 時代的大門剛開啟,系統性地解決使用者痛點的公司將是最終的贏家。